儲罐后澆帶的設置及混凝土的養護
后澆帶的設置
(1)后澆帶是為克服現有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因溫度及收縮引起的有害裂縫而設計的臨時施工縫,根據設計要求,將縫留置一段時間,然后澆注連接整個結構。
(2)后澆帶的設置距離應在有效減小溫差和收縮應力的條件下計算,有關規范規定,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如果混凝土置于露天,其設置距離為20m。
(3)后澆帶的寬度應為結構簡單,避免了應力集中,一般來說,它的寬度是70-100厘米。鋼筋在后偏帶應保存完好。
(4)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根據施工縫的要求,對整個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在澆筑區可采用微膨脹或無收縮水泥。普通水泥也可以與相應的外加劑混合。但是,填充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個等級,濕養護至少要維持15天。
混凝土的養護
(1)混凝土澆筑后,在12小時內覆蓋(塑料薄膜、草簾),進行澆注和養護。
(2)在室溫下每天澆兩次水,以保持溫暖的土壤足夠濕潤。
(3)可噴涂固化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水分蒸發,達到固化的目的。
(4)用塑料薄膜覆蓋時,應將周邊區域壓縮到緊湊的水平,薄膜內應存在冷凝水。維修用水與混凝土攪拌用水相同。